序号 | 论 文 名 称 | 作 者 | 发表刊物 | 时间 |
1 | 伏羲虎图腾与中国文化 | 范三畏 | 天水师范学院学报 | 2008年1期 |
2 | 二十世纪发现戏曲文献的历史沿革与地域分布 | 李占鹏 | 西北师大学报 | 2008年5期 |
3 | 中国古代文论研究的三重境界 | 雷恩海 | 光明日报 | 2008.12.26 |
4 | 一本难得的好书及几个应该避免的错误—朱自清《中国文学批评讲义》正误 | 雷恩海 | 聊城大学学报 | 2008年6期 |
5 | 我们缺少一个什么样的审美《学术月刊》2008.5 | 王建疆 | 新华文摘 | 2008年19期 |
6 | 文学经典的死去活来 | 王建疆 | 文学评论 | 2008年4期 |
7 | 试论作为中国审美形态的“神妙” | 王建疆 | 广州大学学报(社科版) | 2008年6期 |
8 | 是美学还是审美学 | 王建疆 | 社会科学战线 | 2008年6期 |
9 | 中国文学的和谐问题刍议(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08年第7期转载 | 王建疆 | 贵州社会科学 | 2008年2期 |
10 | 韩非师从荀卿考论——兼及荀韩思想之异与同 | 马世年 | 河南师大学报 | 2008年6期 |
11 | 韩非散文所体现出的文体学思想 | 马世年 | 光明日报 | 2008.9.19. |
12 | 韩非二次使秦考 | 马世年 | 中国文化研究 | 2008年4期 |
13 | 中国古代散文研究的困境与出路 | 马世年 | 甘肃社会科学 | 2008年5期 |
14 | 人性眼光,史家情怀 | 马世年 | 东海大学文学院学报(台湾) | 2008年49卷 |
15 | 《连珠体渊源新探》 | 马世年 | 甘肃社会科学 | 2008年6期 |
16 | 论刘克庄与时俱进的词学观 | 单芳 | 甘肃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| 2008年1期 |
17 | 论刘辰翁“特以意高下”的词学观 | 单芳 | 甘肃理论学刊 | 2008年3期 |
18 | 《伍子胥变文》与《伍员吹箫》杂剧比较 | 单芳 | 敦煌研究 | 2008年5期 |
19 | 中国现代文学基本价值观及其超越 | 邵宁宁 | 探索与争鸣 | 2008年7期 |
20 | 寻找“林中路上的精神相遇”——评《老舍与中国新文化建设》 | 邵宁宁 | 兰州大学学报 | 2008年4期 |
21 | 城市化与社会文明秩序的重建——中国现当代文学中的“进城”问题 | 邵宁宁 | 兰州大学学报(社科版) | 2008年1期 |
22 | 从《文章正宗》的编选体例看真德秀的选学观 | 漆子扬 | 湖南大学学报 | 2008年2期 |
23 | 《史记》未著录《淮南子》原因及作者问题考论 | 漆子扬 | 兰州大学学报 | 2008年1期 |
24 | 从侯马、温县载书看春秋誓词及誓约文化 | 董芬芬 | 文学遗产 | 2008年4期 |
25 | 春秋时代的谥制与诔文 | 董芬芬 | 甘肃理论学刊 | 2008年1期 |
26 | 春秋会盟文化与盟书的文体结构 | 董芬芬 | 西北师大学报 | 2008年2期 |
27 | “狸猫换太子”故事源头考 | 伏俊琏 | 文史哲 | 2008年3期 |
28 | 皇甫谧籍贯及相关问题考论 | 丁宏武 | 文史哲 | 2008年9期 |
29 | 《抱朴子外篇》的赋体特征 | 丁宏武 | 西北成人教育学报 | 2008年4期 |
30 | 葛洪在文献整理方面的贡献 | 丁宏武 | 古籍整理研究学刊 | 2008年2期 |
31 | 关爱生命 挑战极限—葛洪笃信金丹追求长生原因新探 | 丁宏武 | 宁夏师范学院学报 | 2008年2期 |
32 | 葛洪的汉学倾向—兼论葛洪与魏晋玄学的关系 | 丁宏武 | 宗教学研究 | 2008年2期 |
33 | 是美学还是审美学 | 王建疆 | 社会科学战线 | 2008年6期 |
34 | 鲁通甫是文集版本述略 | 郝润华 | 文献 | 2008年2期 |
35 | 《郡斋读书志》中的唐五代文学资料(周勋初纪念文集) | 郝润华 | 中华书局 | 2008年4月 |
36 | 论韩愈对陆贽的认同与接受 | 雷恩海 | 西北师大学报 | 2008年4期 |
37 | 现代学术视野下的方志编纂思想—读黎锦熙《方志今议》 | 雷恩海 | 中国地方志 | 2008年4期 |
38 | 张介侯先生行述 | 漆子扬 | 甘肃文史 | 2008年1期 |
39 | 先周历史与《牛郎织女》传说的起源 | 赵逵夫 | 陇东学院学报 | 2008年1期 |
40 | 《史记》中保存的一篇先秦俗赋 | 伏俊琏 | 西北成人教育学报 | 2008年3期 |
41 | 刘邵和他的《人物志》 | 伏俊琏 | 邯郸学院学报 | 2008年2期 |
42 | 《老子》的作者及其成书时代 | 伏俊琏 | 求是学刊 | 2008年2期 |
43 | 人物志译注 | 伏俊琏 | 上海古籍出版社 | 2008年3月 |
44 | 韩朋故事考源 | 伏俊琏 | 《华学》第九、十辑,上海古籍出版社 | 2008年8月 |
45 | 韩非散文所体现出的文体学思想 | 马世年 | 光明日报 | 2008.9.19. |
46 | 《汉书•艺文志》“黄帝书”考—《黄帝与中华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》 | 伏俊琏 | 西北大学出版社 | 2008年1月 |
47 | 敦煌文献所见“凌迟”“陵迟”考—兼及“凌迟”酷刑的起源 | 王晶波 | 敦煌学辑刊 | 2008年1期 |
48 | 《史记》老子韩非合传与老子的“道” | 伏俊琏 | 《老子与当代社会》文集,甘肃人民出版社 | 2008年11月 |
49 | 20世纪发现戏曲文献的主要类型和基本特征 | 李占鹏 | 社会科学辑刊 | 2008年6期 |
50 | 傅咸辞赋创作与西晋赋风 | 赵茂林 | 中国韵文学刊 | 2008年4期 |
51 | 今本《楚辞》与刘安的关系及其版本源流新探 | 漆子扬 | 淮南师范学院学报 | 2008年1期 |
52 | 今本《楚辞》与刘安的关系及版本源流新探 | 漆子扬 |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(哲社版) | 2008年1期 |
53 | 《史记》未著录《淮南子》原因及作者问题考论 | 漆子扬 | 兰州大学学报(社科版) | 2008年1期 |
54 | 从《仪礼》乐制的变通看周代乐礼的文化属性 | 漆子扬 | 中国文化研究 | 2008年1期 |
55 | 河西历代人口研究序 | 漆子扬 | 《河西历代人口研究》内蒙古出版社 | 2008年4月 |
56 | “颜虎”抑或“颜彪” | 杨晓斌 | 文学遗产 | 2008年2期 |
57 | 杜甫“行”诗的音乐含蕴 | 杨晓霭 | 聊城大学学报 | 2008年4期 |
58 | 赋体溯源与先秦赋述论(上) | 赵逵夫 | 辽东学院学报 | 2008年3期 |
59 | 音乐文献整理的文献学方法及其规范 | 杨晓霭 | 文艺研究 | 2008年11期 |
60 | 试论礼乐文学的文化传承价值 | 杨晓霭 | 西北师大学报 | 2008年6期 |
61 | 乐语口号的表演与近体诗在宋代的入乐 | 杨晓霭 | 江海学刊 | 2008年1期 |
62 | 《乐府文学文献研究》简评 | 杨晓霭 | 社会科学评论 | 2008年2期 |
63 | 先秦文学研究的新收获—以《周秦文学编年史》的编撰为中心 | 韩高年 | 宁夏师范学院学报 | 2008年4期 |
64 | 《周易》断占辞思维方式的原创性—兼谈早期儒、道思想的一个重要来源 | 韩高年 | 甘肃理论学刊 | 2008年3期 |
65 | 魏晋南北朝诗赋的骈偶化进程及其理论意义 | 韩高年 | 辽东学院学报(社科版) | 2008年3期 |
66 | 梁祝故事起源与流传的再考察 | 尹占华 | 钦州学院学报 | 2008年2期 |
67 | 论九僧诗 | 尹占华 | 盐城师范学院学报 | 2008年4期 |
68 | 《登科记考补正》之再补 | 尹占华 | 甘肃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| 2008年2期 |
69 | 谢灵运《撰征赋》《山居赋》的注释问题 | 杜志强 | 辽东学院学报(社科版) | 2008年5期 |
70 | 萧氏成员文学思想平议 | 杜志强 | 宁夏师范学院学报 | 2008年1期 |
71 | 颜之推《观我生赋》的史料价值释证 | 杜志强 | 中国典籍与文化 | 2008年4期 |
72 | 萧绎的评价问题 | 杜志强 | 宁夏师范学院学报 | 2008年4期 |
73 | 牛女传说在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传播与分化 | 赵逵夫 | 长江学术 | 2008年1期 |
74 | 祭文的源流与抒情特征 | 赵逵夫 |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(哲社版) | 2008年1期 |
75 | 《礼记》与现代精神文明 | 赵逵夫 | 西北师大学报(社科版) | 2008年1期 |
76 | 论纵横家的历史地位与《鬼谷子》的思想价值 | 赵逵夫 | 中州学刊 | 2008年1期 |
77 | 南北朝赋创作的得失 | 赵逵夫 | 甘肃联合大学学报(社科版) | 2008年4期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