序号 | 论文名称 | 作者 | 发表刊物 | 时间 |
1 | 论儒家诗教对两宋词论的影响 | 单芳 | 西北师大学报(社科版) | 2011-05-05 |
2 | 由杜甫赠和贾至诗探其政治地位与诗风的关系 | 单芳 | 杜甫研究学刊 | 2011-03-15 |
3 | 论辛弃疾对传统词体观的革新及意义 | 单芳 | 宁夏师范学院学报 | 2011-04-15 |
4 | 论宋词服饰意象的表现形态与文化功能 | 单芳 | 甘肃社会科学 | 2011-07-25 |
5 | 葛洪年表 | 丁宏武 | 宗教学研究 | 2011-03-15 |
6 | 《文选》所收魏文帝《与朝歌令吴质书》篇名辨正 | 丁宏武 | 文献 | 2011-04-13 |
7 | 从大漠敦煌到弘农华阴—汉末敦煌张氏的迁徙及其家风家学的演变 | 丁宏武 | 甘肃社会科学 | 2011-07-25 |
8 | 《汉武帝内传》非葛洪之作补证—兼论逯钦立辑录五首葛洪佚诗的真伪 | 丁宏武 | 文史哲 | 2011-07-05 |
9 | 试论春秋外交辞令的文学地位 | 董芬芬 | 南京师大学报(社科版) | 2011-05-25 |
10 | 《诅楚文》文体辨析 | 董芬芬 | 励耘学刊 | 2011年2期 |
11 | 春秋时代的国书文体 | 董芬芬 | 兰州大学学报(社科版) | 2011-07-28 |
12 | 论赵时春 | 杜志强 | 甘肃理论学刊 | 2011-11-20 |
13 | 秦人而为秦风——论赵时春的诗歌创作 | 杜志强 | 宁夏师范学院学报 | 2011-10-15 |
14 | 《赵浚谷集》的版本与著录问题 | 杜志强 | 文献 | 2011-01-13 |
15 | 赵时春著作的三个明刊孤本 | 杜志强 | 山东图书馆学刊 | 2011-06-28 |
16 | 先秦卜居习俗对《离骚》构思的影响—齐鲁学刊人大复印2012.4转载 | 韩高年 | 人大复印资料 | 2012.4 |
17 | 周初冠礼仪式乐歌及仪式诵辞考论—人大复印2012.2转载 | 韩高年 | 西北师大学报(社科)-人大复印2012.2转载 | 2011-11-05 |
18 | 《诗经》四言体成因蠡测 | 韩高年 |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(哲社版) | 2011-11-15 |
19 | 子海·笔记小说整理研究——国家重大委托项目子课题(山东大学) | 郝润华 | 国家重大委托项目子课题 | 2011.4 |
20 | 《清人文集别录》与20世纪以来清人别集目录的编撰《张舜徽百年诞辰纪念国际学术研讨会论集》 | 郝润华 | 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| 2011年6月 |
21 | 《新国学三十讲.杜诗学》参编 | 郝润华 | 凤凰出版社【江苏古籍】 | 2011年1月 |
22 | 模拟与被模拟:李白七言歌行及其对李梦阳的影响 | 郝润华 | 西北师大学报(社科版) | 2011-05-05 |
23 |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版本学研究综述 | 郝润华 | 古籍整理研究学刊 | 2011-01-25 |
24 | 20世纪发现戏曲文献的主体价值与核心意义 | 李占鹏 | 南大戏剧论丛 | 2011.12.15 |
25 | 吴梅《霜崖曲话》的发现、整理及研究 | 李占鹏 | 兴义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| 2011-10-25 |
26 | 《远山堂曲品剧品》的发现、整理及研究 | 李占鹏 | 宁夏师范学院学报 | 2011-10-15 |
27 | 观澜索源涵古茹今——评《俗赋研究》 | 李占鹏 | 辽东学院学报(社科版) | 2011-10-15 |
28 | 明刻潮州戏文五种的发现、整理及研究 | 李占鹏 | 中国古代小说戏剧研究丛刊 | 2011-04-30 |
29 | 先秦古赋辑考举隅 | 马世年 | 中国楚辞学 | 2011.12 |
30 | 《高唐》、《神女》主旨新探 | 马世年 | 中国楚辞学 | 2011.12 |
31 | 《解老》《喻老》的性质及其文体学意义 | 马世年 | 辽东学院学报(社科版) | 2011-08-15 |
32 | 中华多民族文学教学中的一些观念问题 | 邵宁宁 | 民族文学研究 | 2011-04-15 |
33 | 乡土中国与家园重建——钱理群先生访谈录 | 邵宁宁 | 甘肃社会科学 | 2011-05-25 |
34 | 网络传播与新民间文学的兴起 | 邵宁宁 | 文艺争鸣 | 2011-05-15 |
35 | 网络传播与信息过剩时代的写作 | 邵宁宁 | 文艺争鸣 | 2011-07-15 |
36 | 《西昆酬唱集》的编定及选诗 | 许琰 | 历史文献研究 | 2011.6-15 |
37 | 《西昆酬唱集》的文献学价值 | 许琰 | 文艺评论 | 2011-06-15 |
38 | 融会贯通推陈出新——读《杜诗学与杜诗文献》 | 许琰 | 杜甫研究学刊 | 2011-03-15 |
39 | 两“颜延之”辨 | 杨晓斌 | 中国典籍与文化 | 2011-04-15 |
40 | “白下”地理位置考——从琅邪颜氏家族南迁后的墓地谈起 | 杨晓斌 | 文献研究 | 2011-06-20 |
41 | 颜延之著述辑佚与辨伪 | 杨晓斌 | 文史 | 2011年4辑 |
42 | 颜延之《幼诰》《纂要》的内容及其训释方法—兼论与《说文》《尔雅》之关系 | 杨晓斌 | 西北师大学报(社科版) | 2011-01-05 |
43 | 贾岱宗《大狗赋》作于北魏末说补貂 | 杨晓斌 | 宁夏师范学院学报 | 2011-02-15 |
44 | 颜延之《逆降义》钩沉 | 杨晓斌 | 文史哲 | 2011-11-05 |
45 | 颜延之《论语说》的流传、真伪及撰作缘起考论 | 杨晓斌 | 齐鲁学刊 | 2011-07-15 |
46 | 琅邪颜氏谱牒、居里与郡望 | 杨晓斌 | 甘肃理论学刊 | 2011-05-20 |
47 | 《龙城录》再考辨 | 尹占华 | 盐城师范学院学报(人社版) | 2011-12-15 |
48 | 从广东七夕节的传播源流看其文化特征 | 赵逵夫 | 文化遗产 | 2011-07-20 |
49 | 论“空城计”之有无与西城的地望 | 赵逵夫 | 甘肃社会科学 | 2011-09-25 |
50 | 《惜诵》、《涉江》的窜简问题再议 | 赵逵夫 | 文学遗产 | 2011-11-15 |
51 | 七夕节的历史与七夕文化的乞巧内容 | 赵逵夫 | 民俗研究 | 2011-09-15 |
52 | 临别相揖情无限——论《齐风·还》的情感蕴含 | 赵逵夫 | 古典文学知识 | 2011-09-05 |
53 | 《王风·君子于役》读赏 | 赵逵夫 | 古典文学知识 | 2011-07-05 |
54 | 骚愁满纸启屈平——读《邶风·柏舟》 | 赵逵夫 | 古典文学知识 | 2011-05-05 |
55 | 《卫风·氓》正读 | 赵逵夫 | 古典文学知识 | 2011-03-05 |
56 | 有关小说《牛郎织女》及其校订的几个问题 | 赵逵夫 | 甘肃高师学报 | 2011-01-15 |
57 | 论《西藏赋》在赋史上的地位——《〈西藏赋〉校注》序 | 赵逵夫 | 西藏民族学院学报(哲社版) | 2011-01-15 |
58 | 应运而生的思想家——兼评《〈韩非子〉的成书与文学研究》 | 赵逵夫 | 甘肃联合大学学报(社科版) | 2011-01-10 |
59 | 《周南·芣苢》发微 | 赵逵夫 | 古典文学知识 | 2011-01-05 |
60 | 腴辞美句,婉而成章——兼评《〈左传〉修辞研究》 | 赵逵夫 | 西北成人教育学报 | 2011-07-25 |
61 | 情人眼中看英雄——读《郑风·大叔于田》 | 赵逵夫 | 古典文学知识 | 2011-11-05 |
62 | 王公仪生平、家世与交游考述 | 赵逵夫 | 天水师院学报 | 2011-11-25 |
63 | 由“笙诗”看《毛诗序》完成时间 | 赵茂林 |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 | 2011-03-30 |
64 | 汉代四家《诗》立于学官考辨 | 赵茂林 | 诗经研究丛刊 | 2011-09-15 |